什么是支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如何检测?

普健生物 http://kx.atagenix.cn/ 2022-05-12 

什么是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形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为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

  什么是支原体?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形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为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支原体基因组为一环状双链DNA,分子量小,基因数量为480个,直径50-300 nm,能通过细菌滤器,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菌落小(直径0.1-1.0 mm),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不能维持固定的形态而呈现多形性,对渗透压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故常用Giemsa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

  什么是支原体污染呢?支原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干扰实验结果的一种污染。但由于不易被察觉,有些污染的细胞仍在继续使用。据查,目前各实验室使用的二倍体细胞和传代细胞中约有11%受到支原体污染。因此,对支原体污染应严加防范。支原体污染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的污染、操作者本身的污染(一些支原体在人体是正常菌群)、培养基的污染、污染支原体的细胞造成的交叉污染、实验器材带来的污染和用来制备细胞的原始组织或器官的污染。组织细胞培养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支原体的污染:控制环境污染;严格实验操作;细胞培养基和器材要保证无菌;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

  支原体污染检测方法

  01、分离培养法

  分离培养法是从可疑的细胞培养体系中取样,并接种到最适宜支原体生长的琼脂平板上。如果样本中含有支原体,它们就会在这种琼脂平板上疯狂生长,最终形成明显可见的特征性菌落。分离培养法基本不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被誉为支原体检测金标准。不过分离培养法也存在两个弊端:

  1、检测时间太长,支原体要长出明显克隆至少需要4周时间。

  2、尽管它可以检测绝大多数支原体种类,但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比如分离培养法就不能检出支原体M. hyorhinis菌株的存在。

  如果实在不想等这么久,或者希望在分离培养法的等待过程中先拿到初步结果,可以试一试酶学检测法、ELISA法、DNA染色法或PCR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检测方法都不能单独检出所有类型的支原体,而且灵敏度也没有分离培养法高,所以最好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以获得最可靠的检测结果。

  02、酶学检测法

  酶学检测是将可疑样本添加到特定底物中,在这一体系内支原体的酶可以将ADP转化为ATP,随后能利用ATP发光的luciferase酶就可以指示支原体的存在。

  03、ELISA检测法

  ELISA也能用于支原体检测,以ELISA法为基础的支原体检测一般使用针对支原体16S rRNA基因的带标记探针或抗体,来检测培养物中是否含有支原体。

  04、DNA荧光染色法

  需要将可疑样品与指示细胞共同培养,因此一般需要几天时间。DNA检测所用的指示细胞通常是细胞质区域较大的Vero细胞,如果原样本中含有支原体,那么当细胞DNA被荧光染料(如Hoechst染料)染色时,就可以在指示细胞的核周围观察到荧光斑点或荧光颗粒。DNA法则可以准确的将分离培养法不能检测的支原体M. hyorhinis菌株检测出来。国际支原体组织(IOM)推荐分离培养法和DNA荧光染色法作为常规检测方法。

  但最近PCR法的发展令人鼓舞

  05、PCR检测法

  PCR法检测支原体只需几个小时,是最快也是最灵敏的支原体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针对支原体DNA的引物用PCR检测可疑样本,其中PCR引物通常针对支原体的16S rRNA基因。在凝胶电泳过程中,支原体DNA会显示为特异性条带,以此指示支原体的存在。PCR法可以检测大多数支原体,但谨慎起见最好同时使用另一种检测方法来进行验证。

上一篇:什么是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技术的优缺点有哪些?

下一篇:什么叫做包涵体?盘点病毒包涵体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