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代谢调控机制

普健生物 http://kx.atagenix.cn/ 2022-10-10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医疗技术研究所杨武林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肿瘤发生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恶性转化的代谢调控机制。这项研究在线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医疗技术研究所杨武林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肿瘤发生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恶性转化的代谢调控机制。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国际生物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上。
 
脂肪肝是肝细胞脂肪过度堆积的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由于现代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逐渐成为脂肪肝的主要形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有多个阶段,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NASH阶段是疾病进展不良的关键阶段,或直接进展为肝癌。
 
基于模仿人类脂肪肝进化的STAM小鼠模型,研究团队分析了脂肪肝各个阶段的基因表达模式和基因集变异。

 
NASH阶段发生致癌信号的广泛激活
研究发现,NASH阶段的特征是广泛激活致癌信号,伴随着调节脂肪酸代谢的LPL/FABP4/CPT1信号轴的特异性上调。两者的协同作用将促进肿瘤起始细胞的形成,促进恶性转化。
 
模式图:NASH阶段,多种致癌信号与脂肪酸代谢信号轴协同激活,有利于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和恶性转化发生
 
体内实验显示,抑制LPL/FABP4/CPT1信号通路可有效延缓STAM小鼠肝肿瘤的生长。细胞实验表明,靶向代谢轴的抑制剂显著降低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
 
这项研究提示脂肪酸代谢信号轴的激活是肝癌起始细胞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靶向该信号轴可能为预防NASH相关肝细胞癌提供潜在方向。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医学物理重点实验室基金支持。
 
 
 

上一篇:天津大学新研究:新型DNA生物塑料或可部分替代传统塑料

下一篇:肿瘤免疫微环境下调控肿瘤进程中的关键作用点获得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