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又现新变种?患者“极度疲劳”,仅少数人发烧

普健生物 http://kx.atagenix.cn/ 2022-08-10 

病毒在世界上传播得越广,病毒变异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预防病毒感染还是需要采取接种疫苗等疫情防控措施,尽可能从源头和渠道上切断病毒的传播。

自世卫组织向全世界紧急通报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以来,Omicron已经发生了200余次变异。据8月9日上午拉萨市举行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获悉,8月7日以来报告的新冠肺炎病例和病毒全基因测序结果分析来看,拉萨市本轮疫情感染毒株系奥密克戎BA.2.76,我国此前未报道过此变异株。
Omicron自在南非发现以来备受关注,南非医学协会主席库切医生表示,Omicron
感染者大都是40岁以下未接种过的新冠疫苗男性,患者表现为极度疲劳、轻微的肌肉酸痛、喉咙痒和干咳等症状,只有少数人出现发烧症状,没有味觉和嗅觉的丧失。这些轻微症状与其他新冠变异病毒感染者不同,后者的症状往往更严重。由此,南非卫生部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了这个新的变异毒株——当时被称为B.1.1.529。

 
 
由于毒株有大量的变异位点,病毒的习性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更大,本轮拉萨疫情感染毒株BA.2.76毒株由奥密克戎毒株BA.2变种进化而来。据此前消息,同为BA.2变种进化而来的BA.2.75毒株,拥有众多“不寻常”的突变,或可突破现有疫苗和毒株感染构建的免疫屏障,且传染速度较快,印度、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已出现病例。
 
病毒在世界上传播得越广,病毒变异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预防病毒感染还是需要采取接种疫苗等疫情防控措施,尽可能从源头和渠道上切断病毒的传播。
 
 

上一篇: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招聘啦~快来看看是不是你心仪的岗位!

下一篇:因自信与COVID-19共存而受损,中国不应该也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