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健生物 http://kx.atagenix.cn/ 2022-05-09
我先不告诉你什么是PG,
我先给你讲讲“胃”。
胃字从田从肉 (月实为肉古写),“田”指“承受五谷之土”,“肉”意为“肉身”。
胃之所以能成为“肉身中的承受五谷之土”,是因为胃液中含有惟一的一种蛋白水解酶——胃蛋白酶(Pepsin,PP)。
胃蛋白酶的前体就叫 PG(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是由3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多肽链,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
人胃粘膜中有7组胃蛋白同工酶原。根据其生化性质、免疫原性、细胞来源及组织内分布可分成PGⅠ和PGⅡ两个亚群,1-5组分免疫原性近似,称为PGⅠ,主要由胃腺主细胞的粘液颈细胞分泌,PGⅡ则来源于全胃腺(胃贲门腺、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腺,少量PGⅡ也来自前列腺和胰腺。
合成后的PG大部分进入胃腔,通常约1%的PG可通过胃粘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血清PG的浓度可反映其分泌水平。
PG与胃病
古人又说,十人九胃病。
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因,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约40万人,死亡人数近30万人。
但胃癌的发生并非是由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骤然变为癌细胞,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发展为胃癌之前,常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癌前变化过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及巨大胃粘膜肥厚症等就属于胃癌的“癌前疾病”,它们将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血清PG的变化可被认为是胃癌高危的亚临床指标。一项回顾调查确切地显示了胃癌与PGⅠ的联系:在被确诊的48例胃癌患者中,检测他们几年前为其他检查留下的血样品,发现有1/3的患者在当时还“健康”的情况下血清PGⅠ水平已经降低;对另一组胃癌患者检查发现有40%血清PGⅠ呈现低水平。
随着胃病的发展,血清中PGI先升高再降低、PGⅡ升高后维持较高水平,这样PGI、PGⅡ、PGⅠ/PGⅡ的比值异常会提示不同的胃病,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PGⅡ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因此,联合测定PGI和PGI/PGⅡ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而PGⅠ和PGⅡ含量升高则提示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性增加,PGⅠ含量增高对判断溃疡活动有意义。所以PG是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等胃部疾病的初筛选指标和治疗的监控指标。
PG血清检测
目前,医院诊断胃癌最主要的手段是做纤维胃镜检查,纤维胃镜具有镜身柔软,便于操作,病人痛苦少,比较安全,适应症广,没有盲区等特点。但缺点也较明显:(1)体内检测,痛苦。(2)受医生水平影响大。(3)检测费用高。(4)不适合体检普查。
胃钡餐造影虽然检测时间短,但存在射线暴露,检测费用高,不能明确疾病性质,结果判定依赖于经验性,受检人群混杂及阳性患者难以随访等问题,虽然对诊断进展期胃癌或弥散型胃癌有价值,但对早期胃癌的判定显得无能为力。
其他肿瘤相关标记物检测采用血清检测,无创伤,但它对胃癌检测的特异性低,如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患者胃液中阳性检出率为50%,血清阳性检出率仅为4.5%,对早期胃部疾病的诊断无参考价值。
C13尿素酶呼吸实验快捷方便,操作简单,但它仅能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与以上传统的胃病检查手段相比,PG血清检测,具有很强的优势。
PGI&PGⅡ血清检测无创伤、更安全,定量准确,灵敏度高,费用低廉,适用于普查体检,操作简单,可在短时间内检出结果,不会造成受检人员的长时间滞留,发现率高,临床试验数据充足,与其他检测方法相关性良好。
通过将PG用于胃病早期筛查,日本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达到90%。据统计,有47.6%的早期胃癌患者是在无任何症状的情况下检出的。在中国,血清PGⅠ/PGⅡ检测已被卫生部疾控司列为《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技术方案》标准筛查手段。PG法加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检测可以判断胃癌发病的风险。除此之外,PG检测还可以用于胃癌切除术后复发判断、消化性溃疡复发判定和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效果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PG检测法可用于筛查胃癌高风险人群,但PG不是胃癌的直接标志物。PG法可成为胃肠镜检查前的第一线胃癌筛查方式,但对高风险群体进行系统性胃肠镜检查仍然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