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健生物 http://kx.atagenix.cn/ 2023-03-10
在最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靶向治疗(TT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疗法在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中的长期临床疗效是否低于给予高强度他汀类药物。
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一些指南建议最初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至少降低50%。另一种方法是开始使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并滴定到特定的LDL-C目标。这些替代方案尚未在涉及已知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试验中进行正面比较。
研究人员在韩国12个中心接受治疗的被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开展的一项随机、多中心、非劣效性试验,旨在评估在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长期临床结果方面,靶向治疗策略是否不劣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策略。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LDL-C目标策略,LDL-C水平为50 - 70mg /dL,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包括瑞舒伐他汀,20mg或阿托伐他汀,40mg。主要研究终点包括中风、死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或心肌梗死的三年综合测量,具有3.0个百分点的非劣效性边界。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新发糖尿病,心力衰竭相关住院,肺血栓栓塞或深静脉血栓,外周动脉疾病的血管内血运重建,以及主动脉介入治疗或手术。
在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时测量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葡萄糖、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酐和血红蛋白A1c水平。对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随机分组时的临床表现和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进行亚组分析。
在4400例CAD患者中,99%(n= 4341)的个体完成了随访评估,其中平均受试者年龄为65.0岁,28%(n= 1228)为女性。接受TTT治疗的个体有6449个个体随访年,分别有54%和43%的个体接受高强度和中等强度给药。在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个体中,总随访年数为6461年。在TTT治疗接受者中,1年、2年和3年内达到目标的个人百分比分别为56%、61%和58%。
总体而言,研究结果显示,在CAD患者中,在心肌梗死、死亡、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或卒中的3年复合终点方面,50.0 - 70.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治疗不劣于高强度他汀类药物给药。研究结果支持TTT治疗的适当性,允许采用定制方法,考虑到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反应的个体水平变异性。次要研究终点复合终点(48例受试者需要伤害的人数(NNH))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可能有利于TTT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