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纳米抗体的发展历史及其制备过程

普健生物 http://kx.atagenix.cn/ 2023-07-05 

作为现阶段使用最为广泛的抗体之一,纳米抗体因为其体积小、稳定性强、亲和力高等特性,在临床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为现阶段使用最为广泛的抗体之一,纳米抗体因为其体积小、稳定性强、亲和力高等特性,在临床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就大部分的人来说,大家只是知道纳米抗体这个名称,对其发展和制备方法完全没有了解。因此,普健生物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具体聊聊。

  为什么称之为纳米抗体呢?因为其是一种小型的抗体片段,主要源于驼类动物和鲨鱼。其发展历史如下:

  1993年,研究人员在骆驼抗体重链变量区域发现单一的抗体结构;

  1996年,研究人员成功将纳米抗体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997年,科学家发现纳米抗体结构与传统抗体重链变量区相似,但体积更小;

  2001年,纳米抗体被引入小鼠体内,用于抑制肿瘤的生长;

  2002年,纳米抗体被发现具备高亲和性和特异性,能够结合到传统抗体靶标上;

  2007年,纳米抗体被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随后的十几年内,纳米抗体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临床实验,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那么,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呢?

  其实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法不少,不同的公司都有着不同的制备方式,但是主要有两种:基因技术制备和动物免疫制备。

  基因制备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基因技术,将改造或优化过的基因序列导入到细胞中,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后,通过细胞表达出纳米抗体(其实和我们表达重组抗体的过程相似,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这个方法获得的纳米抗体能够实现精确控制,得到具备特定功能的纳米抗体,但是其制备过程复杂,需要的技术实力和成本投入较高;

  动物免疫制备则是通过将抗原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免疫动物获得抗体,而后再对抗体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等一系列的操作,最后获得我们所需抗体(这个过程和我们获取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类似)。这个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廉,但是纳米抗体的性质和结果无法保证精确性,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异质性;

  总的来说,两种制备方式各具优缺点,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纳米抗体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无论是医学研究领域还是临床实验中,可以用于肿瘤治疗、病毒和细菌的检测等方面,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用途将会更加的广泛。武汉普健生物专业为广大用户提供纳米抗体制备服务,如果您有相关需求,欢迎来电咨询。

上一篇:纳米抗体-常用的纳米抗体制备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